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 ¥ -0.13 (2024年3月 TTM)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ST恒久持续经营每股收益(EPS without NRI)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是指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一次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除以 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平均股数 从而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截至2024年3月, ST恒久 过去一季度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为 ¥ -0.02。 ST恒久 最近12个月的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为 ¥ -0.13。
截至2024年3月, ST恒久 过去一季度 稀释每股收益 为 ¥ -0.02, ST恒久 最近12个月的 稀释每股收益 为 ¥ -0.13。
截至2024年3月, ST恒久 过去一季度 基本每股收益 为 ¥ -0.02, ST恒久 最近12个月的 基本每股收益 为 ¥ -0.13。
ST恒久 1年扣非每股收益增长率 % 为 -1233.30%。

ST恒久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ST恒久3年扣非每股收益增长率 %
最小值:-26.8  中位数:-4.3  最大值:94.6
当前值:0
ST恒久3年扣非每股收益增长率 %没有参与排名。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相关的其他指标。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002808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历史数据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0.21 0.21 0.18 0.11 0.13 0.08 0.10 -0.61 -0.08 -0.12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0.56 -0.01 0.02 0.00 -0.09 -0.01 0.00 -0.09 -0.02 -0.02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002808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解释说明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是指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一次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除以 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平均股数 从而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 是华尔街用来确定公司收益能力的最重要的变量。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折旧和摊销率或非经常性项目来轻松操纵每股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价值大师(GuruFocus)同时还列出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原因,该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了公司的基本绩效。
非营业利润 是指出现在公司财务报表中且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条目。它代表涉及不可预测事件的一次性费用,不属于公司正常的日常运营项目。

ST恒久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002808 持续经营每股收益) 注意事项

与每股收益相比,公司的现金流更好地表明了公司的收益能力。如果长期来看公司的每股收益少于每股现金流量,则投资者需要谨慎并找出原因。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ST恒久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ST恒久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相关的其他词条:


ST恒久 (002808)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工业
二级行业:工业制品
公司网站:www.sgt21.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火炬路38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以留学归国博士为核心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制及生产新一代激光打印机、数码复印机、激光传真机及多功能信息一体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中最为核心的光电转换及成像器件——激光光导鼓(OrganicPhoto-ConductorDrum,简称OPC鼓)。经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公司掌握并拥有生产激光OPC鼓整套核心技术和装备集成能力,首次在国内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及相关技术装备,实现了激光光导鼓的国产化与产业化。公司研制生产的激光光导鼓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并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组织的部级技术鉴定。公司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十多项,并受邀参与了三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得到包括国家电子发展基金、国家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在内的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公司已培养建立了一支包括海外归国博士、“863”项目专家教授及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在内的核心技术团队,并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强化自身技术优势,积极为未来发展进行技术储备。